索 引 号 | 014084049/2005-00024 | 体裁分类 | 通告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 沛县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05-03-06 |
名 称 | 2004年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公开日期 | 2008-05-15 |
文 号 | 无 | 关 键 字 | |
内容概述 | |||
文件下载 |
沛县统计局澳门美高梅软件下载,美高梅官网下载:200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县、“两个率先”目标,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思路,推进改革开放强化富民优先,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路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提高0.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42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46.7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35.04亿元,增长13.7%。人均生产总值8942元,增长20.3%。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25.3:41.9:32.8调整为23.7:43.6:32.7。
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就业规模扩大。全县从业人员51.85成人,其中第一产业27.50万人,第二产业12.31万人,第三产业1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成效,提末劳务输出17.48万人,比年初增加7.1万人。各项改革逐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县政府部门与所办企业脱钩工作基本完成。
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43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1%。年末全县私营个体企业达1.2万户,总注册资本达8.5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农村居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三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四是*澳门美高梅软件下载,美高梅官网下载体系不够健全,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特别是粮食、棉花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县实施以“一降三补”为重点的扶农政策措施,全县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全面推行对农民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促进了礼仪增收和农业增效。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蔬菜、油料种植面积减少。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林业、牧业、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造林面积
农业生产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2490千瓦,比上年增长2%;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10台,小型拖拉机1.98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94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使用量31.33万吨,增长5%,机电灌溉面积68.
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继续保持在80%以上。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2004年,全县工业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通过IS09000认证的规模企业为30家(2003年为23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家,完成增加值11.21亿元,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平均人数1.8万人,全年用电量5.56亿千瓦时,增长13.0%;其中工业用电2.82亿千瓦时,增长2.3%(不含公司专供等)。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列统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52亿元,同比增长37.0%;实现利税2.84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利润9738万元,同比增长25.4%;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产销率96.6%。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不断规范建筑市场强化行业管理。建筑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增加值6.11亿元,增长26.0%。全县建筑企业(系统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0万平方米,增长2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0万平方米,增长1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4亿元,增长28.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91亿元,增长96.5%。在全社会投资中,从建设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5.59亿元,增长33.1%;更新改造投资3.24亿元,与同期持平;房地产投资2.76亿元,增长33.7%。固定资产投资成果显著。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204个,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07亿元,增长25.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15亿元,增长1.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17亿元,增长17.6%;餐饮业零售额2.82亿元,增长10.2%。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3家。其中,亿元市场有1家,成交额20.1亿元。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6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0%。全年协议利用外资751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7%;实际利用外资达3400万美元,增长9.3%。全县新批项目14个,总投资14392.5万美元。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580万美元,增长17.0%,完成营业额3690万美元,增长16.0美元。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8.39亿元,增长17.9%,全年货物、旅客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8.6%和12.9%。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29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81亿元,分别增长6.5%和14.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93万户,新增5.2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4.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2万户。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多。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7亿元,增长14.3%。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财政总支出6.74亿元,增长26%。
金融平稳运行。合理控制货币信货总量,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有效满足了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但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全县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所减缓。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7.22亿元,同比减少0.68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6.66亿元,同比增加11.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14亿元。同比增加7.63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01亿元,比上年增长9.2%。赔付额2094万元,比上年增长33.5%。
八、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我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强科技投入开发和成果转移,把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促进科教与经济的结合,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年末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同2.87万人。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技术市场较为活跃。全县共获科技进步奖40项。其中市级2项,县级38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2项,星火计划12项,总投入8200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我县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共有中小学171所,在校生29.81万人,普通中学44所,在校生11.5万人。初中升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4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万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6%和99.48%。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367张。共有卫生扶人员3240人,其中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82人,注册护士665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02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3人。乡镇卫生院26个,床位744张,卫生技术人员148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43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县运动员在各级体育比赛中再创佳绩,全年共获64枚金牌、53枚银牌、40铜牌,向市级以上输送优秀体育人材36名,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交显著。全县城区园林绿地面积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县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达21.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74.7万吨,工业废氯排放总量995064万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117.6吨,工业粉尘去除量891吨。我县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县。全年完成环境治理项目4个,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提高。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澳门美高梅软件下载,美高梅官网下载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12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8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72‰,死亡率4.86‰;人口自然增长率6.8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年城镇以上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05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950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26元,比上年增长11.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
*澳门美高梅软件下载,美高梅官网下载水平提高。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均达96%以上。基本做到按时贵客发放企业离退化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7万人。年末全县各类福利院拥有床位1653张;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29个,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对象1.3万人。两个确保得以巩固,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管理科学费按时足额发放。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因受经济普查数据上报、评估和发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省统计局统一规定,2004年GDP年报用2004年GOP季报代替,并在年鉴中使用。)
3、本文数字凡与后面表中数字不一致的,均以表中的数字为准。